浙江省建投交通基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公司泰顺县项目党支部成立于2021年8月13日,泰顺司筱线作为“四好”农村路,是泰顺山城立体化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泰顺公路网,进一步改善温州片区交通运输条件,开发区域旅游资源,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项目所在山区地势复杂,施工条件艰苦,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系数高等难题,项目党支部聚焦聚力集团“1510”工作主线,坚持党建与业务精准内嵌,与“红行瓯越·共筑坦途”红色工地建设深度融合,以“党员先锋队”“青年技术专攻小队”等为载体,全力推进“全企一体、双融共促”。
整个项目中施工难度最高的是洪口大桥,该桥横跨珊溪水库,跨径170米,为集团首次承做大跨径钢管拱桥。党支部坚持“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多次召开相关研讨会,对技术施工要点进行培训,党员干部带头领办任务,组成攻关小组,针对工程痛点难点,提出详实解决方案。
一是党员干部带头领衔攻关。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标杆引领作用,组建党员先锋队,将重要作业面交给党员、困难区段包给党员、关键工序分给党员,引导党员技术骨干积极投身于创新创效,确保“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关键时刻”时时处处有党员,使党员成为生产一线的带头人。
二是科技赋能运用创新技术。项目部副总工程师严迪清组建“技术专攻小队”,带领队员大范围运用装配式施工理念打造统一预制、统一加工、统一吊装等全工序标准化施工体系,并基于BIM技术对洪口大桥开展结构间的碰撞分析,优化施工中的构件接触处理,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高空桥面铺装
项目部目前青年占比76%,党支部从彰显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加强高技能人才交流与合作、建立多元化评价选拔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高技能人才支撑。
一是设置“党员先锋岗”,做到控制性节点工程都有党员分布,全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青年宣讲和青年党课,举办“主题教育进项目”“廉洁文化进工地”等活动,形成党建引领青年,青年带动工人的积极氛围。组织党员参与红色讲堂、参观红军纪念馆,近距离更直观的感受了解革命斗争的艰苦;积极组织青年党员开展宣讲,传递党的声音;定期开展廉洁警示教育观看反面案例,敲响贪腐的警钟。
党员先锋队:沥青摊铺
二是发挥项目青力量。泰顺项目35岁以下青年26人,其中28岁以下17人,是一支年轻化的队伍。党支部组建青年突击队,由青年党员袁野带头,围绕青年沟通交流、青年工匠培育、青年文化宣讲、青年关心关爱等方面不断发力,为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造领好航向、搭好平台、做好服务,切实发挥青年生力军、突击队作用。党员刘志浩带头在前,项目建设初期一头扎进了这山岭中,跋山涉水,由基点开始放样插旗,一直到漫山越岭都飘扬着浙建的旗帜。党员严迪清作为司筱线项目重点工程洪口大桥的负责人,坚守一线深入研发,持续为洪口大桥建设作技术支撑及现场指导。一头扎进了这山岭中,跋山涉水,由基点开始放样插旗,一直到漫山越岭都飘扬着浙建的旗帜。党员严迪清作为司筱线项目重点工程洪口大桥的负责人,坚守一线深入研发,持续为洪口大桥建设作技术支撑及现场指导。司筱线党支部还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党员的精神生活,亲手自制中秋灯笼、举办猜灯谜、电影院观影、户外开展益智桌游、急速五子棋、反应能力大对决等游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项目党支部观影
三是推行“党建+人才”。根据青年员工专业方向、性格特点,匹配技能扎实、责任心强的导师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培养周期、目标及双方职责。通过探索“师带徒”“老带新”等形式,开展总工小课堂、青春夜讲堂、班前十分钟、安全培训等活动,为青年员工们提供完善的工作学习平台,锤炼员工岗位技能,提高员工专业化水平和团队凝聚力,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隧道现场总工小课堂
党建引领乡村“富”
泰顺县为浙江省山区二十六县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但交通的不便导致其发展长期落后于省市平均水平。而项目部的任务就是穿山架桥,打通乡村致富路。
一是把“共富”理念融入项目施工。积极对接施工沿线周边单位,就地方政府和群众所关切问题,虚心征求意见。实行边施工边通车,并帮助沿线居民洒水去尘,确保居民日常出行无障碍。项目施工前,村民到县城开车需要绕行将近40余分钟,现在,项目部与当地政府协商,将标头部分路段提前开放通行后,去县城只需要20分钟路程,极大的缩短了居民出行时间。
二是建立和谐的企民关系。在台风汛期期间,项目党支部多次携手当地群众,踊跃投身抗击台风、防汛救灾等工作。同时持续开展党建惠民活动,将更多温暖送到项目属地村民心坎上。支部书记王伟时刻挂心基层,带领志愿团队为退伍军人、一线工人送去温暖、送去清凉,并且“一对一,面对面”讲解安全操作规范,始终坚持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三是积极支持当地产业发展。项目党支部牵头,积极与泰顺当地饮用水企业顺水山泉合作,集团两级本部和浙江省内项目部全部采用顺水山泉,全力支持泰顺当地企业发展,实现双方合作共赢。泰顺项目党支部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四个一”工作机制,抓好一个根本、建好一个堡垒、带好一支队伍、树好一面旗帜,坚持党的引领,全力建设党建品牌“新青富”,助力公司生产经营工作。项目开工以来,完成生产总产值5亿元。得益于项目打下的坚实基础,后续集团再次中标合同造价为7.41亿元的泰顺东外环及李平线项目,刷新了集团在浙南区域的合同额中标记录。
泰顺项目党支部经过3年发展,目前有中共党员8人,其中有2名党员已成长为项目经理,期间培养并调出党员干部4人。三年来,项目部先后获浙建集团“青工创新创效大赛”银奖,集团第四届“精品施工技术方案大比武”二等奖,集团第三届“微创新”大赛二等奖等荣誉,并入选2023年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携手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成功立项浙江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协会课题两项,获省市级QC成果7项,获实用型专利2项。
2024年12月30日,泰顺县司前至筱村公路改建工程在历经三年艰苦建设后实现全线通车。该项目的建成显著提高了泰顺司前至筱村的公路通行能力和行车舒适度,是泰顺县交通基础设施的又一次重大升级,为市民带来了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选择,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泰顺县司前至筱村公路全线通车
泰顺司筱线项目党支部通过“新青富”党建工作作风,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党支部工作经验。
一是在司筱线建设中,泰顺司筱线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的机制优势,通过组建党员先锋队、设立专班协调政策处理,实现项目快速推进;通过与地方基层党组织、行业部门协同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产业公路,推动乡村振兴。
二是打造了“浙建铁军”的良好口碑,推动浙江交建深耕泰顺长期持续发展,通过项目实现公司品牌效应,极大促进未来建筑业与交通、文旅等行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交通+产业+文化”的复合型发展路径。
三是推动工程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党建+”赋能模式,引入数字化管理技术,提升工程效率。通过“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等方式培养专业化党员骨干,在提高项目专业化施工能力的同时,也为集团公司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企业建设添砖加瓦。
未来,项目党支部将充分发挥运用好党建工作经验,实现从“做好一个品牌”到“做好一批品牌、形成一批成果”升级。
(撰稿人:石垚、洪晖佳)
(该案例由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推荐中施企协,已成功入选2025 年工程建设企业党建工作典型案例推广名单。)
